重大突破:科学家首次识别“超加工食品”生物标志物!
- BioTech
- May 23
- 3 min read
5月20,2025
血液和尿液中的标志物可能揭示我们吃了多少超加工食品
Molecules in Blood and Urine Reveal How Much Ultra-Processed Food You Eat

🍔 超加工食品:“现代饮食”的隐形元凶
从薯片、汉堡、甜饮,到冷冻披萨和早餐谷物,超加工食品(Ultra-Processed Foods,UPFs)已经渗透进我们的一日三餐。

这类食品含有大量人工添加剂、色素、防腐剂,其配方和结构往往无法在家中复制。研究表明,UPF摄入过多与肥胖、糖尿病、心血管疾病、某些癌症等健康问题密切相关。
然而,长期困扰营养科学界的一大难题是:我们如何准确量化一个人吃了多少超加工食品?
传统依赖的“24小时饮食回忆法”极易受到记忆偏差、主观判断等影响,难以确保数据的客观性。
🔍 血液+尿液:饮食“真相”的窗口
由Erikka Loftfield博士领导的研究团队,分析了美国一项大型老年人队列研究中的生物样本和饮食数据。
样本量:逾1,000名美国退休协会成员
方法:血液与尿液采样 + 饮食记录分析
目标:寻找能反映UPF摄入的代谢标志物
最终,研究人员锁定了:
✅ 28种血液代谢物✅ 33种尿液代谢物
这些分子组成的评分系统,不仅能预测摄入量,还可区分饮食结构中UPF含量的高低。
🧪 NIH饮食实验验证:标志物能“看穿你吃了什么”
为了验证这一发现的准确性,研究团队使用了2019年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的一项对照实验:
20名成年人在实验中心生活1个月
分别接受等热量但加工程度不同的饮食(UPF vs 非加工食品)
实时监测血尿代谢物变化

结果证明,这些生物标志物确实能精准识别个体何时摄入了高比例的超加工食品,且在个体层面具备可行性与稳定性。
⚠️ 关联疾病:糖尿病风险初现
研究还发现,某些高频出现的标志物(如两种氨基酸和一种碳水化合物)在高UPF摄入人群中反复出现,这提示超加工食品可能通过特定生物通路与2型糖尿病等疾病相关联。
“这是首次我们能在分子层面理解UPF与健康之间的潜在联系。”—— Loftfield博士
塔夫茨大学食品即医学研究所所长 Dariush Mozaffarian 博士表示:
“这是一项重大科学进展。未来,这些代谢特征将有助于解构UPF的危害机制、加工方式和添加剂的健康影响差异。”
🌐下一步:追踪癌症与慢病风险的关键工具
Loftfield博士希望,未来这一评分系统能够广泛应用于:
癌症与UPF摄入的队列研究
长期慢性病干预实验
公众健康监测和营养政策设计

不过,研究团队也表示:资金仍是限制未来深入研究的关键因素。在政府科研经费缩减的背景下,如何为这些关键性饮食研究争取支持,仍需社会共同推动!
📚 阅读原文 / Read More
获取独家内容,解锁更多行业洞察!
如果您希望进一步了解并获取关于全球投资如何助力中国医工创新的深度内容,欢迎加入我们的会员计划!我们将持续更新更多专属资源!
加入百欧太克会员,获取全球医疗资源!

获取最新医疗科技投资趋势报告
免费参与线上线下创新医疗讲座
了解一手政策、法规解读与市场准入指南
与全球医疗创新机构实现对接与合作
Comentário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