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AI颠覆诊断」:人工智能直接从组织图像检测结直肠癌基因变异!

  • Writer: BioTech
    BioTech
  • Aug 23
  • 3 min read

AI正逐步改变癌症诊断的版图,而这次突破直击结直肠癌这一全球高发的重大疾病!


ree

2025年8月20日,德累斯顿工业大学(TU Dresden)数字健康中心的雅各布·N·凯瑟教授团队宣布,他们研发的AI模型可直接从组织切片中识别结直肠癌的基因突变。这一成果在《柳叶刀数字健康》发表,被业内称为“病理学进入AI时代的重要节点”。



❓ 背景:结直肠癌与诊断困境


结直肠癌是全球第三大常见癌症,死亡率位居前列。传统的精准诊断依赖分子检测与基因测序,这些方法虽然准确,但价格高昂、耗时较长,并需要专门实验条件。对于许多资源有限的医院,尤其是发展中国家,普及难度极大。


凯瑟教授形容:“我们需要一种既快又便宜的方法,把精准医疗带到更多患者身边。”这正是该AI模型诞生的初衷。



⚡ 技术突破:从图像中“看见基因”


这次研究的核心是一个“多目标转换模型”。传统AI常常一次只能预测一个基因突变,而新模型却能同时识别多个关键突变,发现它们在组织形态上的“共性语言”。


研究团队利用近2000份来自欧洲和美国的数字化切片图像进行训练与验证,发现AI能高效预测:

  • MSI(微卫星不稳定性):免疫治疗关键生物标志物;

  • BRAF/RNF43突变:与肿瘤发展相关的重要基因;

  • 以及其他潜在尚未被广泛应用的生物标记。


正如第一作者Marco Gustav所说:

“AI不是孤立地识别单个突变,而是看到了一种‘群体模式’,这为癌症诊断开辟了全新角度。”


🎯 临床价值:预筛查与个性化医疗


这项研究的意义不止在学术突破,更在于临床落地潜力

  • 预筛查工具:医生可通过AI先筛选出疑似突变患者,再决定是否进行昂贵的分子检测。

  • 缩短流程:减少等待基因测序的时间,让患者更快获得个性化治疗方案。

  • 免疫治疗受益人群识别:MSI患者在免疫疗法中疗效显著,AI能更快锁定这一类群体。


凯瑟教授强调:“AI不仅加速了诊断,更让我们看清了分子学和形态学的关系。



🌍 国际合作与行业影响


ree

这项成果离不开跨学科、跨国界的合作。参与机构包括:

  • 德国海德堡国家肿瘤疾病中心(NCT);

  • 奥地利维也纳医科大学;

  • 美国西雅图弗雷德·哈钦森癌症中心;

  • 美国梅奥诊所。


这种跨机构协作,保证了AI模型在不同人群与地区的普适性和可靠性,也为未来推广奠定了基础。


对整个医疗行业而言,这一突破释放出强烈信号:病理学不再仅是显微镜下的艺术,而是与AI深度融合的科学



🔮 未来展望:从结直肠癌到“全癌种”


研究团队计划将这一AI模型推广至乳腺癌、肺癌等其他常见癌症。他们的目标是打造一个“跨癌种AI病理平台”,让医生能够快速识别多种癌症的分子特征。


如果成功,这意味着:

  • 癌症诊断的成本和时间将大幅降低;

  • 基因检测不再是“富裕国家的专属”,而是全球患者都能负担得起的技术;

  • 医疗AI将进入真正的大规模临床应用时代



🏆 写在最后


这项研究告诉我们:未来的癌症诊断,也许只需要一张组织切片图像,就能读出背后的基因密码。


AI不是替代医生,而是为医生提供更快、更精准的“第二双眼睛”。随着研究不断推进,我们或许正在见证癌症诊断方式的彻底改写。


对医疗从业者、投资人和政策制定者而言,这是一个值得重点关注的信号:AI不仅是技术浪潮,更是医疗变革的核心力量。


原文链接:📚请“阅读原文”(见文章底部)

版权声明:本文仅用于信息分享,版权归原作者与媒体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获取独家内容,解锁更多行业洞察!

如果您希望进一步了解并获取关于全球投资如何助力中国医工创新的深度内容,欢迎加入我们的会员计划!我们将持续更新更多专属资源!


加入百欧太克会员,获取全球医疗资源!


ree

  • 获取最新医疗科技投资趋势报告

  • 免费参与线上线下创新医疗讲座

  • 了解一手政策、法规解读与市场准入指南

  • 与全球医疗创新机构实现对接与合作

Comments


bottom of page